5月10日,我校13人送教团队,由副校长计卫珍带队赴武山县蓼阳初级中学开展了城乡联盟校建立后又一次联合教研活动。

蓼阳初中是一所建校近150年的学校(李南峰先生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创建),地处武山县洛门镇和四门镇之间,受地域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这所百年老校也被社会边缘化成为县域二类乡村学校,现有学生369人,9个教学班。此次教研活动是应蓼阳初级中学张旭校长的邀请开展的又一次送教活动。张校长根据学校道德与法治、生物、地理三学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诸如在复习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建立知识系统,怎样引领和构建思维导图,课堂上、课外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等向我校发出邀请。我校领导接到邀请十分重视,沈建玲校长亲自主持进行专题研究,决定三学科教研组确定授课人和指导教师合作进行教学设计,教研组开展一周的研讨打磨,一定要送出有针对性、高质量的课。同时与蓼阳初中沟通开展八年级的数学、英语两科两校之间首次“同课续构”活动。

油菜花黄满山金,同课续构馨师心。上午9;00,我校送教团队经过一个多小时行程来到了蓼阳初中,进到校园,学校依山傍水,干净整洁,满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耀眼夺目,映衬得校园里的槐花格外清香。9:20第一时段的活动开始,道德与法治、生物、地理三学科的复习观摩课和数学、英语两学科的“同课续构”同时开始,来自武山县东片区的六所学校老师坐满了蓼阳初中八年级教室。两节课后,第二时段开始,八所学校的老师分学科进了全方位的交流研讨。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得到了武山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教育局教研室柏森林主任和顾建平副主任带领两位教研员参与并组织和指导这次教研交流活动。

由于这次活动前期对送教老师的每一节课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和打磨,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显著,课堂上让山区孩子异常兴奋,用张校长的话说:“今天我们的教室不再是‘哑巴课堂’唠!”在研讨时,柏森林主任讲到,这样的活动我们一定学习借鉴,在各校都应推广,我今天完整的听了两节课,感受很深,和我们的老师平时上的课真是不一样,逸夫实验中学老师个人素质至高,知识面广,驾驭课堂的能力强,课堂上应变能力尤其明显,课堂上有生成,当看到学生的反映和预设有落差时,马上改变策略,及时举出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社会发生的事件,帮助、引导学生理解。我今天听逸夫实验中学张万明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当他讲到“创新推动生产力”,明显学生学生只是记住了一段话,不理解,课堂上老师即时诊断问题,及时指出:“生产力简言之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从石器时代发展到铁器时代,从蒸汽机时代发展到信息时代,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也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而这背后无一不是创新推动的结果。”通俗的语言,恰当的事例,让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还有,课堂上老师储存的知识很丰富,联系实际很紧密,刚刚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大会上的讲话都进入了课堂等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此次活动,是城乡联盟校建立后,按照城乡联盟促均衡发展教研活动计划开展的活动之一,目的就是通过示范引领,交流提升,更新理念,转变思维,转变教法,从而点亮心灯、成就名师梦想,激励乡村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增强乡村教师的教学教研意识,促进部分薄弱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教研的能力。










撰稿:教研室
编辑:范海波 孙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