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9日至30日,为期两天的甘肃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培训集中示范活动在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成功开展。专家们精彩的讲座和交流让许多老师、家长和同学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由甘肃省文明办和甘肃省教育厅主办,天水市文明办和天水市教育局承办。邀请到的专家有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儿童心理行为科主任杨静教授,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弋文武博士。他们为天水市各县区校长、心理健康教师、部分家长和学生做了精彩的报告,并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5月29日上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儿童心理行为科主任杨静针对天水市各县区校长及心理健康教师共200余人进行了《未成年人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的专题讲座。她以生动的语言、鲜明的例子说明了青少年发展需要经历的三大阶段:一、体格发展的阶段;二、大脑发育的阶段;三、社会性发展的阶段。她说,每个孩子的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一定要根据孩子生理以及心理发展的规律去了解和对待孩子出现的行为。同时还指出,针对孩子出现的各类发展中的问题,教师和家长首先应该接纳孩子的不足,避免让孩子产生较多的负性情绪,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为一个人格健全、社会功能完善的人。

5月29日下午,杨静就目前未成年人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了《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主题讲座。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200余名学生参与了本次讲座,杨静教授由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压力的讲解到人际交往方式问题的探讨,运用体验式、互动式的方法让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人际关系问题上,杨教授抛出了5个学生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1.考了120分,家长不问120分如何来,却问30分是如何丢的,你会怎么做?2.和父母之间闹矛盾该如何解决?3.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不懂的去问老师,但是有时候自己并没有理解,如何应对?4.自己制定的计划并没有按时完成,你该怎么办?5.有同学叫你打球,但你在写作业,你会怎么做?”同学们随即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分享环节中很多同学争先恐后地表达发言,各种观点激荡在会场里,现场一片热闹。最后,杨教授做了精辟的总结: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在交往的过程中,既要尊重他人,也要守住交往的界限,学会沟通与表达,在必要时也要学会拒绝。不得不说,这是一场动力十足的探讨和交流,同学们享受着这场畅所欲言的分享盛宴,酣畅淋漓。

5月30日上午,甘肃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弋文武博士对200余名家长展开了《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专题讲座。弋院长说,家长是孩子身心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对孩子应抱有合理的期待,不能一味地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弋院长语重心长地告诉家长:“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为人类生命的延续而产生的儿女,他(她)通过你来到了这个世界,虽然他(她)和你在一起,但他(她)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她)爱,但不能给他(她)思想,你可以留住他(她)的身体,但不能留住灵魂。”

弋文武博士提出,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支持和鼓励,作为家长要调动孩子为家庭做力所能及贡献的积极性,关系不好的家庭一定是某个成员的低价值感所造成的。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自己的孩子天天幸福、开心。幸福是从痛苦中获得的,减少了或没有了痛苦,就等于增加了或具有了幸福,幸福不是与别人比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与你自己比你的痛苦减少了多少。
弋文武博士还说:“最成功的父母是让自己的孩子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两位风格各异的教授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三堂不同内容的课程更给学员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许多老师、家长和同学都表示,十分期待以后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

撰稿: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编辑:范海波 孙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