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6日,天水市首届心理健康优质课大赛在市逸夫实验中学举行,来自两区五县的七位心理健康教师切磋技艺、互通有无。最终,市逸夫实验中学心理健康老师夏瑞的《我喜欢的少男少女形象》获得与会专家和评委的一致认可,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为逸夫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再添一枚喜人硕果。

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市逸夫实验中学已先后发展传承十多年。从1999年起,学校坚持在七年级开设每周一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由专职教师授课。 2001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专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研室,编订心理健康校本教材,创办了心理咨询室,让心理健康课进一步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同时培训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并逐步在《希望》校刊开辟了“成长有谁听”和“青苹果茶坊”两个心理健康专栏,在校园电视台开设“心理访谈”,在学校网站上开设“心灵驿站”,设立“青苹果”心理健康信箱,成立学生社团心理健康协会,并积极地与家庭、社会展开交流与沟通。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2013年,在原有心理健康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国家B级标准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随时接受学生的个体咨询,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和努力后,逸夫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终于走上正规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多元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可以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发现各类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学生的各种困惑,让他们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

学校在七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已坚持了整整十五年,每当提起心理课教师夏瑞,学生们的内心就会掠过一缕温馨,脸上的笑容也会变得甜蜜。课堂上她会设计精致的心理游戏,使学生感受到团体的信任、温暖与支持;课后,她又是一位最懂学生心理,能倾听学生心声,能拨动学生心弦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都亲切的称呼她“夏瑞姐姐”,甚至毕业许多年后,一想起夏瑞,心中依然充满温暖。许多校外的家长、学生也纷纷慕名而来,或通过网络、书信等方式与夏瑞老师交流、咨询、求助。

面对心理健康教育持续不断的发展和收获的骄人成绩,学校相关领导指出,逸夫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十多年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已从无到有,逐步完善,慢慢走上了全方位、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成为陇东南乃至全省心理健康教育的“排头兵”,“今后,我们将继往开来,砥砺前行,让逸夫实验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走得更稳、更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