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学校长期来关注着新教师的成长,如何使新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为 一个合格的、能独立进行教育教学的好老师是学校的一个工作重点,新老教师进行“师带徒,结对子”既是我校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学校培养新教师的重要方法之一,开展好“结对子”、“师徒”帮带活动不仅可以完成学校“以老带新、共同发展”活动的任务,而且可以迅速加强我们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校师资水平,还可以促进教师的团结与融洽,更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校的优良传统,加强教育教学科研,使我们教师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切磋提升,教学相长
—— “师带徒”结对子活动总结
教务处副主任 马佩霞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逐步形成“以老带新、互学共进”的教师专业成长工作机制,学校一直坚持教师间“师带徒结对子”的帮带活动。这无疑体现了校领导高瞻远瞩的办校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对青年教师的热切关怀,对老教师的充分信任。
下面我主要从学校“师带徒结对子”活动中已形成的氛围与取得成绩、积累的经验两方面给大家作一总结汇报。
一、“师带徒结对子”活动已形成的氛围与取得的成绩
1.以身作则,耐心指导。
各位师傅,总是把学校的信任,变成使命和责任,加强学习,以身作则,深入教学研究,做青年教师的楷模,积极听课,悉心指导徒弟。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各个环节都能加强对徒弟的培养和帮助。对徒弟的授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他们的问题,“有问必答,有疑必解”,对他们的生活,“热情关心,大力相助”。把自己的经验、阅历,与徒弟的青春、朝气,结合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虚心请教,认真学习。
各位徒弟,谦虚好学,多听多问,在教学中肯钻研,肯动脑,上进心强。能按照师徒约定,认真听课,积极反思,勤于实践。在工作中不仅能向自己的师傅积极请教学习,也能积极地向其他老师请教。努力修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不断增强自己的人文底蕴,使自己尽快成长了起来。
现在,我校正在蒸蒸日上,教育教学有了大的飞跃,学校的发展一年比一年好,学校的知名度在社会上也是一年更比一年高。这是因为我们有好的办学理念,好的领导班子,更是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好教师队伍的形成,与我们的此项活动有着很大的关系。近年来,我校大部分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大亮点。许多青年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上屡屡获奖,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这是对我校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上的肯定。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因此学校对于青年教师的重视程度和期望值也更高一些。今天,学校召开“师带徒结对子”总结暨2014-2015学年度师徒签约仪式,目的就是为了我校教师人人都尽早成为一名有特色的优秀教师。
在座的许多老师都曾经是我的师傅,当然也永远是我的师傅,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使我得以成长,日益成熟,在跟他们学习的日子里,我不仅学到了他们先进的教育思想、成功的教学经验,也感受到了他们为师做人的品格,从他们身上,我真正感悟到做一名教师的真谛:在诲人不倦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于努力学习中享受前行的乐趣。
魏书生说:“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造性的做。”是的,在日复一日繁琐的工作中,我们可能消磨了热情,在平淡如水的清贫生活中,我们可能尘封了希望。但是我们永远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离不开求真、求实、创新,更离不开爱心、责任和智慧。
“师带徒结对子”活动能成为我们学校的优良传统,其意义不止是师傅帮徒弟,因为,学习是相互的,进步也是相互的。
二、学校“师带徒结对子”活动中积累的经验
指导思想以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紧围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组织开展“师带徒结对子”活动,促使一批新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促进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
培养原则与目标“师带徒”活动中,指导关系的确立遵循自愿与学校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统一。学校推出师德好,教育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中高级职称教师作为师傅人选。对工作积极要求上进,热爱教育事业,勤于钻研,工作认真的教师作为徒弟人选。师徒双方通过双向选择,经教务会议通过结成师徒对子,学校通过专门会议举行拜师会,双方签定师带徒责任书。通过“师带徒结对子”活动,力争三至五年使新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努力过好“四个关”(课标教材关、教学方法关、学生管理关、教学质量关),争取早日成为有特色的教学骨干。
“师带徒结对子”活动内容及要求“师带徒结对子”活动中老教师(师傅)对年轻教师(徒弟)的指导帮助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思想认识及教师职业道德方面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使徒弟认识、理解:义务教育的特征及其规律、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及学校的培养目标;把握住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树立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加强教师行为准则、师德师风、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建设。
2.提高备课能力
师傅们在如何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熟悉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如何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如何编写教案,制定学期授课计划;如何收集使用教参材料,进行教学反思性总结等方面都要给徒弟们加以指导。通过结对指导,使徒弟不仅在教案规范化,学期授课计划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现并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要求,而且让徒弟学会科学的进行教学反思性总结并记录在教案之中。
3.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组织、板书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等方面师傅们要悉心加以指导,提高徒弟的课堂教学能力。
4.提高作业批改、讲评及信息反馈能力
通过指导,要使徒弟规范作业批改,正确处理作业中反映出来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学会收集使用来自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并据此改进教学工作。
师傅职责:
1.师傅做到“三带”:带师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带师能——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及落实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技能;带师德——育人之道,为人师表。
2.指导徒弟完成每学期的教师工作,帮助徒弟分析教材,掌握重难点,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3.每月帮助徒弟备课至少一次,提高其分析、处理教材和教育学生的能力。
4.每学期至少听徒弟十节课,并按照“教学案”的评价标准进行评析、指导,提高其课堂教学能力;每学期指导徒弟上一堂组内或校内汇报课。
5.鼓励、指导、帮助徒弟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让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
6.每学期撰写一篇师带徒的活动小结,对徒弟做出一次综合评价,并指出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未完待续)